放在地质变迁的维度里,几百年的历史恍如一瞬。地壳的轻微震动,就会轻易改变世界,让人类心惊胆战、劫难重重。但灾难过后,伤痛平复,时光终将如常。
山川易改、沧海桑田,郯城麦坡地震遗址至今仍然像一条疤痕一样,向我们展示着地震给这个星球带来的巨大创伤。
初夏的午后,阳光照射在郯城县高峰头镇马陵山西侧麦坡遗址的红土崖上。站在“麦坡地震活断层遗址”碑旁往南看去,这些光秃秃的红土崖像被大火炙烤过一样,而红土崖东侧紧靠的则是长着松树的灰褐色山岩。
“你仔细看中间有一条线,红土在西面,东面的是褐色土,往北是黄土,像这条路,从这两种颜色的分界线那儿走过去,就相当于一步跨越了亿年。”郯城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高元望着一位从分界线上走过的村民告诉记者。
曾在高峰头镇工作过多年、对麦坡地震遗址颇有研究的高元解释,分界线一侧的红色砂岩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距今约200万年),褐色的砂页岩形成于中生代白垩纪(距今约7000万-1.4亿年)。根据郯城县地震局提供的资料,这段“一线之隔、时间跨越亿年”的地震活断层遗址南北长约2600米、东西宽约160米,是郯庐大断裂带出露条件最好、剖面最典型的一段,也是景色最神奇、最具科研价值的一段。
麦坡遗址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地矿部门勘察地下矿藏时意外发现的,现在从卫星地图上都能看到,2006年,被国家地震局批准为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这些年,美国、韩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不少专家都来考察,这里也成了地质学家进行地学研究的活教材。
顺着高元手指的方向,就能看到由中科院院士、原中国地震局副局长丁国瑜题写碑名的遗址碑。午后的阳光下,遗址碑背面的文字亮得有点刺眼:“在麦坡,一次次的地质活动,使白垩纪地层断裂、错动,两组不同年代的地层呈断层接触,界线分明,蔚为壮观。其断层陡坎、断头沟等构造地貌是地球向人们敞开心扉的倾诉,它把渺渺远古的印痕留下,它把自身孕育成长的历程展示……”遗址碑后,有游客不断走过。远处,红土、青松相映,用鲜亮的颜色展示着这片神奇的地质奇观和自然遗迹。
地质研究资料显示,麦坡遗址所处的郯庐大断裂带是地球上的两条巨大断裂带之一,与东非大裂谷齐名。它从东北的伊兰—伊通经渤海湾、山东郯城、安徽庐江,一直到长江边的黄梅,绵延数千公里,是我国东部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条断裂带。这条断裂带在山东又被称为沂沭断裂带。
从新生代第四纪起,沂沭断裂带的新构造运动开始强烈起来,成为山东最大震源之一。通过对古地震的研究分析,在过去的1.2万年共发生8级以上的地震4次,最近的一次是清康熙七年,即公元1668年7月25日晚8时许在郯城发生的8.5级大地震。康熙《郯城县志》记载,
戌时地震,有声自西北来,一时楼房树木皆前俯后仰,从顶至地者连二三次,遂一颤即倾,城楼堞口官舍民房并村落寺观,一时俱倒塌如平地……
山崩地裂、平地涌沙,海水退舍、河水暴涨,这场被称为“旷古奇灾”的郯城大地震震级达里氏8.5级,震中为郯城,波及陕西、山西、辽宁等十多个省及中国东部海域和朝鲜半岛,有文字记载的受震总面积近百万平方公里。
“郯城倒塌如平地”、“莒州百里无存屋”、“沂州人无完宇,平地水深丈余”,根据文献记载的不完全统计,当时直接死于地震的人数超过5万,其中受灾最严重的是郯城、临沂和莒县三地。
站在马陵山西坡,俯视大断裂带上这段标志性的红崖褐土,遥想当年山川易景,微风拂过,厚重的遗址碑旁,草木低徊,松声呜咽,仿佛在诉说曾经的山河沉浮和悲欢离合。
1668年郯城地震已经过去了340多年,除了眼前的地质景观外,再也找不到当年巨震的痕迹。此时,有德州牌照的客车驶来,游客们纷纷下车走到遗址碑前:有人在碑前留影,有人说起四川芦山的抗震救灾,有人则走近红土崖驻足观望。
高元说,关于这片红土崖,当地老百姓一直管它叫“红雁沟”,并且还流传着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古时候马陵山有一位英俊后生,与妹妹相依为命。后生有一天打猎时,忽然听到呼救声,原来是一只大雁抓着一人在天上飞。后生一箭射中巨雁,受伤的巨雁扔下人向南飞去。后生把受伤的姑娘背回家,经询问,竟然是皇上的妹妹。姑娘有感于后生的大恩,决定嫁给他不再回宫。皇上得知此事,在此修了一座宫城给妹妹,时称皇姑城。数年后,后生的妹妹出嫁,皇上又新建了一座宫城送给她做嫁妆,时称小妹城,也就是现在麦坡村北的小麦城村。而那只受伤的巨雁流下的鲜血染红的山沟,就成了现在的红雁沟……
文章来源:《地震地质》 网址: http://www.dzdzzz.cn/zonghexinwen/2021/1021/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