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面向市县层级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系统设计与实

来源:地震地质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4 05:5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引言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是针对区域内遭受不同强度地震后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可能后果的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工作(黄崇福,1999;姚清林等,2002;刘吉夫等,2008),开展地

引言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是针对区域内遭受不同强度地震后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可能后果的定性、定量分析和评价工作(黄崇福,1999;姚清林等,2002;刘吉夫等,2008),开展地区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工作是践行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的必然要求,是由震后应急处置被动模式向灾前常态准备模式的有效尝试(唐丽华等,2016),也是震前充分了解抗震薄弱环节和高风险地区,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加固和减灾措施,切实提高地震灾害风险防御能力,有效降低地震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唐丽华等,2013;Kircher 等,2006)。

目前国内外已有众多专家学者、科研机构开展了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分析研究,国外现有灾害风险评估系统相对成熟,如美国HAZUS 系统(Kircher 等,2006)、联合国RADIUS 系统、挪威SELENA 系统(Molina 等,2006)等。国内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研究起步较晚,王晓青等(2000)以地震危险性分析、建筑物易损性分析、数理统计方法等为依据,研发了地震灾害损失预测系统;高杰等(2005)通过归纳总结防震减灾系统的特点,利用VB 语言研发了基于GIS 平台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系统;陈焜浩等(2017)基于模块化思想,利用MEF插件式开发框架,构建了城镇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系统。上述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系统主要应用对象为国家、省、市等,产出的评估结果多以区域或城市为单位,提供的地震灾害防御对策和应急辅助决策也较宏观,对市县层级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适用性和针对性不强,且基本未考虑由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的影响。

市县作为依法履行政府防震减灾社会管理职能的行政主体,是防震减灾工作面向社会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是发挥政府职能、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础。基于现有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系统存在市县层级应用薄弱、针对性不强、未考虑地质灾害影响等问题,本文在总结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宝兴县为例,设计并构建操作方便简单、针对性强的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系统。为地方政府地震灾害风险管理、防御和风险处置等提供方法和方案,切实提高地震灾害防御能力,有效降低地震灾害损失。

1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基础数据及模型

1.1 基础数据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系统涉及的基础数据主要包括基础地理数据、房屋建筑数据、统计数据、地质灾害隐患点数据和地震地质构造数据等。

基础地理数据包括行政区划数据、地形地貌数据、道路数据、河流水系、重点目标数据等。房屋建筑数据是以天地图中的单体建筑物数据为基础,搭建GIS 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开发基于微信平台的数据采集软件,实现现场定位采集单体建筑物的属性信息,并完成数据入库。统计型数据主要指人口统计数据和经济统计数据,源自2017 年宝兴县统计年鉴。其中人口统计数据包括总人口、总户数、户籍人口、不同年龄段的人口;经济统计数据指地区生产总值、三大产业生产总值和社会固定投资总额。地质灾害隐患点数据包括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点。地震地质构造数据主要包括活动断裂数据、历史地震数据、场地类别数据、地震区划和地震带数据等。部分数据库表结构如图1 所示。

1.2 模型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是进行地震灾害风险评估的基础,主要包括烈度衰减关系模型、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估、火灾分析、建筑物破坏预评估、人员伤亡预评估、直接经济损失预评估、危旧房屋评估、高风险小区评估等系列模型。以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估、高风险小区评估等主要模型为例,介绍如下:

(1)地质灾害稳定性评估模型

根据烈度衰减关系模型生成的影响场,结合地质灾害隐患点所处的地震地质构造、地形地貌条件,选取坡高、岩性构造、坡角、地震、降雨作为影响地震触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子,采用综合指标法建立地质灾害稳定性模型,并与地质灾害发生的临界值进行对比,判断地质灾害发生的危险程度。本文采用丁彦慧等(2000)提出的地震崩滑稳定性计算模型,具体公式如下:

式中,Z 为边坡危害程度,P 为坡角影响系数;H 为坡高影响系数;S 为岩性条件系数;W 为降水强度系数;Q 为地震强度系数。

图1 数据库表结构Fig.1 Database table structure

坡高是影响地震触发崩滑泥石流的主要因子,一般坡高越大,越易发生崩滑。坡高因子是依据DEM 生成的,利用DEM 提取山谷线,搜索距离位置点最近的山谷线,计算该位置点与谷底之间的高差将坡高划分称为5 类,分别进行赋值,坡高越高对应的分类值越大。

文章来源:《地震地质》 网址: http://www.dzdzzz.cn/qikandaodu/2021/0414/349.html

上一篇:地震学报征稿简则
下一篇:晋冀蒙与京津冀地区高空间分辨率岩石圈磁场地